-
中美科研实力比较研究:基于《2016研究前沿》的分析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Clarivate Analytics共同发布了《2016研究前沿》,遴选了100个热点前沿和80个新兴前沿,分析不同国家在这些前沿中的参与情况和具体表现。 报告显示在所选的180个前沿中,整体上中国与美国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在个别前沿,中国也有出色表现。从数据看,美国在152个前沿(占180个前沿的近85%,下同)都有通讯作者核心论文入选,约80%的(145个)前沿的通讯作者核心论
2017-02-27
-
科技部发布“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月20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与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联合召开解读会,发布“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 “研制出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新型钴基电催化剂;开创煤制烯烃新捷径;揭示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制;提出基于胆固醇代谢调控的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揭示RNA剪接的关键分子机制;发现精子RNA可作为记忆载体将获得性性状跨代遗传;研制出首个稳定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开关器件;构建出
2017-02-21
-
2016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2%
2月16日,科技部发布信息称,截至目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要完成的任务,83项任务已完成,总体完成率达58%;60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时间进度近1/3,任务完成近2/3。数据显示,我国创新能力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8位。 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表示,目前,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基本建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预计2016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2%;R&D(研
2017-02-17
-
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发布联邦大数据研发战略规划
5月,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网络与信息技术研发分委员会发布了“联邦大数据研发战略规划”[1]。该规划提出了联邦大数据研发的七大战略,其中每条战略所列举的优先领域都强调将通过“网络与信息技术研发计划”(NITRD)相关联邦资助机构的使命聚焦和研究投资来实现如下目标和成果,包括:推进人类对所有科学、医药和安全领域的理解,确保美国持续的研发领导地位,以及通过研究与发展提高美国解决国内和全球面临的急迫社会与环境问题的能
2017-01-04
-
《科学》杂志:科学家利用卫星影像数据预测贫困
8月19日,《科学》杂志发表了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关于《卫星影像和机器学习相结合预测贫困》研究成果文章[1],通过将卫星数据与流畅的机器学习相结合,研发出了能准确地估计家庭消费与收入的方法。 发展中国家经济生活的可靠数据仍然非常稀缺而且也难以获得,但对于向研究和政策提供信息而言又十分重要。例如,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非洲59个国家中有39个在2000年到2010年间仅完成了不到两次与贫困相关的人口调查,这些国家中
2017-01-04
-
中国科学家取得三项“将影响未来生活”大突破
2016年,在一个个有望改变人们未来生活的领域,中国科学家从未停止追逐的脚步,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今天,就一起来了解改变未来的三大前沿科技,未来,它们很可能影响你的生活! 捕捉神秘马约拉纳费米子 首先来认识一种名叫马约拉纳费米子的粒子,由于状态非常稳定,这种粒子是制造量子计算机的完美选择之一,但是为了捕捉它,科学家们已经潜心追踪了80年。
2017-01-04
-
“2016中国科学十大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12月29日,“2016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正式揭晓,高福、南仁东、潘建伟、李东、杨广文、朱枞鹏、林群、童文、李河君、杨永岗等10人榜上有名。 据介绍,这项由《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医学科学报》和《科学新闻》杂志共同主办的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公众广泛参与,评出2016年度人们心目中的“科学明星”和“知识英雄”。 据组委会介绍,该奖项的评奖标准是,获奖人应于2016年间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过重大创
2017-01-04
-
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闪耀2016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16年,从微观粒子世界到大科学工程,从宇宙深空到万米深海,中国科技事业创造着一个个耀眼的奇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显现出强大活力。 在丽江观测台站,潘建伟团队正在进行新一轮的量子通信实验。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人类首次天地一体化的量子实验进程随即开启。 “很有前途,非常重要!”这是2016年4月习近平总
2017-01-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形势
我国基础研究正处于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总体上面临“六期叠加”的形势,即: 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期、中国经济和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的全面转型期、国家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突围期、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决胜期、科技体制和创新体系的深度调整期、基础研究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跃升期。 筹划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必须目光远大、统观全局,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
2016-12-16
-
“2016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开始投票
科学网北京12月5日讯 日前,经过科学网广大博主等的积极推荐,“2016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终于出炉。“2016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投票环节今天正式启动,现在登陆活动官方网站(http://2016people.sciencenet.cn),即可投票选出你心中的“知识英雄”! 据介绍,“2016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由《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医学科学报》和《科学新闻》杂志共同主办,这一评选关注并涵盖:推动2016年中国科学研究和技
2016-12-08